买好琴就选“久音古琴 ” 电话:15150827214 客服微信号: gcds325 ( 联系客服观看实拍视频 )
VIDEO 064 传统古琴 曲《雁过衡阳》
《雁过衡阳》是一首经典的古琴曲,又名《雁度衡阳》或《雁渡衡阳》,最早见于明嘉靖十八年(1539年)徽王朱厚爝编撰的《风宣玄品》
。这首曲子以大雁南飞至衡阳为背景,描绘了大雁在迁徙过程中的种种情景,同时也寄托了文人对自然、人生和家国的深刻感悟。
曲目背景 “雁过衡阳”这一意象源于古代对大雁迁徙规律的观察。古人认为,大雁南飞最远可达衡阳,再往南则难以飞越,因为有衡山的阻挡
。这一地理现象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独特的意蕴,成为表达离别、思念和对远方憧憬的象征
。
音乐特点 《雁过衡阳》全曲共分十段,每段都有独特的标题和音乐表现
:
渡江怀北 :描绘大雁故土难离、心怀北方的情景。
列序和鸣 :描写大雁列队飞行、相互呼应的场景。
呼群顾影 :展现大雁呼唤同伴、顾盼自我的情态。
宿芦报更 :描绘大雁在芦苇中栖息、报更的情景。
防奸避弋 :表现大雁警惕危险、躲避猎人的机警。
问信衡阳 :以雁鸣之声象征大雁之间的互相问候。
云天万里 :展现大雁在广阔天地间翱翔的壮丽景象。
衔芦过关 :描绘大雁衔芦过关的艰难与勇气。
乐曲既有大气磅礴的恢弘气势,又有委婉深沉的细腻情感。明写大雁迁徙,实则借雁喻人,表达了逸士的高远志向和对自由的向往
。
文化内涵 《雁过衡阳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乐曲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。它通过大雁的迁徙,象征着文人对故乡的眷恋、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
。此外,大雁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和离别之意,因此“雁过衡阳”也成为了文人墨客寄托情感的重要意象
。
传承与影响 《雁过衡阳》被收录于多部古琴谱中,如《西麓堂琴统》《杏庄太音补遗》《琴书大全》等
。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,成为中国古琴音乐中的经典之作,至今仍被广大古琴爱好者演奏和传承
。
热门文章
好古琴,久音造!
For a high-quality Guqin, choose "Jiuyin Guqin". Phone: 15150827214 Customer Service WeChat: gcds325 (Contact customer service to view real-time videos.)